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

太陽病(1)

 太陽病(1)



甚麼是”太陽病“?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太陽之為病,脈浮,頭項強痛而惡寒。”


太陽病,就是人體太陽經脈,受了風寒,故出現脈浮,頭後、項僵緊而疼痛,整個人惡風寒。


為何脈浮?

以人體陽氣(免疫力)未衰,寒邪仍然在表,陽氣被困於表,故脈浮。


為何“頭項強痛”?


【黃帝內經·素問35】:

“衛氣之所在,與邪氣相合,則病作。”


衛氣:人體免疫系統。

邪氣:風寒之邪,即是今天的病毒。


當人體免疫系統清除人體因受了風寒釋出的病毒,就出現了發炎的現象。由於發炎,所以受了風寒的部位就出現僵緊、疼痛。


為何會惡寒?

凡惡寒者,必定是人體的溫度達不到人體恆溫器的要求,或是病者要保持高體溫,以高體溫抑制病毒的活躍,或滅活病毒。故人體出現惡寒,原因是要保溫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太陽病,發熱,汗出,惡風,脈緩者,名為中風。”


發熱:發燒。


惡風與惡寒有何分別?

惡寒者,以人體整體陽氣不足,不能乎合人體恆溫器的體溫要求。

惡風者,以人體整體較虛,寒氣已困於脾胃,以陽氣郁於胃中,不能外宣。因陽氣困於胃,體溫高於人體恆溫器,故出現自汗。汗出遇風,令體表陽虛,故惡風。


何以知道這人脾胃虛為風寒所困?


以其汗出,必因風寒困熱於胃;脈緩,必因脾胃較為虛弱,人體的恆溫器溫度也不會太高。這類病人的發熱必不會高。


為何汗出者發熱必不會高?


汗出者,其脾胃虛,又為風寒所困。這就已說明了,其人陽氣必不強盛;不然,怎會被風寒深入所困。


所謂陽氣強盛者,就是指其神經細胞有高度的活躍性。只有有高度活躍性的神經系統,才能有強大的免疫力,才能將人體恆溫器的溫度調高,出現發高燒的情況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”太陽病,或已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,體痛,嘔逆,脈陰陽俱緊者,名曰傷寒。 “


“傷寒”與”中風“有何差別?

無汗惡寒,脈浮緊者,是為傷寒;汗出惡風,無惡寒,脈浮緩者,是為中風。

這就是麻黃湯和桂枝湯用處不同的重點所在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太陽病,發熱而渴,不惡寒者,為溫病。”


”溫病“與“中風”有何不同?


【傷寒論】開章明義,已經說明了溫病是怎樣形成的。人在嚴冬受了風寒,待春暖時日才發病,就是溫病。


為何在嚴冬受了風寒不即時發病?

原因以其人陽虛之過。也就是說其人免疫力低下,故無力發病。


這類陽虛之人,其脾胃必被風寒所傷,胃陽被風寒嚴重深困。這類人就是【黃帝內經】所說的”能冬不能夏”之人,在嚴冬時節不畏寒冷,穿著單衣薄衫。


”溫病“之人以其脾胃未虛,生化陽氣之力仍然較強,故出現熱困,”發熱而渴,不惡寒“的情況。


“中風”之人以其脾胃虛,生化陽氣之力較弱,故出現熱困,發熱而汗出,惡風的情況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“若發汗已,身灼熱者,名曰風溫。風溫為病,脈陰陽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,語言難出。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視,失溲。若被火者,微發黃色,劇則如驚癇,時瘈瘲。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”


”風溫“者,介乎“中風”與”溫病“之間。


胃陽虛者,其人體恆溫器的溫度必然提升不高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“病有發熱、惡寒者,發於陽也;無熱、惡寒者,發於陰也。”


病發於陽的惡寒,與病發於陰的惡寒有何差別?


病發於陽,就是病毒因人體受寒而出現在細胞外,導致人體發炎,故人體出現惡寒。


病發於陰,就是病毒因人體受寒而阻塞神經細胞運作,導致人體免疫力嚴重低下;縱然病毒被釋出細胞外,人體也不會出現發炎反應。因神經細胞生化陽氣的能力嚴重不足,故人體出現惡寒。


【黃帝內經·素問05】:

”陰陽者,天地之道也,萬物之綱紀,變化之父母,生殺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求於本。“


根據【黃帝內經】“治病必求於本”的教導,當遇上任何疾病時,若要根治無誤,都必先找出病的本源,並非見症治症。治病求本才是中醫學”辨證論治“的意義所在。


凡治病,都必窮根究底。當遇上“傷寒”,應該問為何無汗、惡寒;遇上”中風“,應該問為何出汗,發燒不高;遇上”溫病“,應該問為何口渴,不惡寒。


“傷寒”、”中風“、“溫病”三者同屬太陽病,其病因都是因為被風寒所傷,不同的地方只在於脾胃的狀況。故在治病求本的原則上,其病因是風寒,當以驅散風寒為治。但要驅散風寒,沒有脾胃的配合,是治療無功的。


”傷寒“者,其脾胃無損,無熱困郁於胃,故以麻黃湯直接溫裡散寒。


“中風”者,其脾胃虛損,胃陽虛,汗自出,故以桂枝湯溫補脾胃、散寒。


“溫病”者,其脾胃較為正常,但因過往被誤治,導致風寒困於中焦,熱郁結於胃,汗自出,惡熱不惡寒,故以麻黃湯加四逆湯大溫裡陽以散寒。


為何不先清胃中困熱?

“溫病”不是由熱所致嗎?


”溫病“並非由熱所致病,其致病的根本都是風寒;熱的表現,只是因風寒所困才出現。若以清熱攻下法,則令中焦陽虛,風寒更加深壓,熱困更重。【傷寒論】以這種治法為“逆治”。所以,醫者當先自問”溫病”者為何會有”溫病“。




易龍         17/03/2022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