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

脅下及心痛

 脅下及心痛


《傷寒論》:

「陽明中風,脈弦浮大而短氣,腹都滿,脅下及心痛,久按之氣不通,鼻乾不得汗,嗜臥,一身及面目悉黃,小便難,有潮熱,時時噦,耳前後腫。刺之小差,外不解,病過十日,脈續浮者,與小柴胡湯。」


陽明中風,脈弦浮大而短氣:陽明中風者,以其人有陽明症狀,又有太陽中風症狀,故其脈弦浮大。

弦為風寒,浮為在表;大者,熱積於陽明。

短氣者,腸胃氣滯脹滿之故。


腹都滿:腸胃氣滯脹滿。


脅下及心痛:腸胃氣滯脹滿,嚴重時往上頂擠,故出現脅下痛及心痛。


***

歷代以來所說的心痛,其實質病患處是"胃脹痛" ,並非心臟痛;所以,胃脹痛嚴重者,可以痛及背脊心(這是胃脹痛往後擠壓的反應。)。


自有《傷寒論》以來,所描述的"心痛",都是指心口痛,也就是指胃脹痛。所以,《傷寒論》以各種的瀉心湯為治療,治療各種不同的腸胃病。


由於腸胃的脹滿,導致人體出現低血糖。這低血糖可所導致的症狀就是疲倦、手腳乏力、麻痺、嗜睡、頭暈、頭重、呼吸困難、心跳加速、口乾、煩躁、視力蒙糊、耳鳴、驚恐、情緒低落、昏迷、中風、猝死等等各種各樣令人難以想象的病症。


若腸胃脹滿嚴重者,可對心臟出現嚴重的擠壓,導致其人出現明顯的心悸(西醫學的心律不整。),心臟血管因為受壓而變得狹窄(這就是西醫學所說的膽固醇阻塞血管,要進行通波仔手術。)。


由於人體本身有緊急的補償機制,當血糖降低時(跟出血一樣),人體會立即提升血壓,來維持有足夠的血糖供應全身的神經細胞,令其不至於受損或停止運作。


所以,一個本身有足夠葡萄糖儲備,緊急補償系統又能夠正常運作的人,在西醫持續的強行降血壓下,其血壓是降不下來的;直至其人的血糖儲備耗盡,或其緊急機制被西醫弄壞了,其血壓則會急速下降(血糖的下降也是同一原理。),甚至已無力恢復到能正常運作的血壓,最終導致死亡。


這就是人體心臟病和中風的病因和死亡真相。


所以,治療和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的根本就在治療腸胃,並不在於心臟和血管。


弄錯了病因,不但病預防不了,病更是治療不了,最終,只會導致更多人患病和死亡。肺癌的預防和治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(不過西醫是一個講大話的專家,龍門是可以隨意搬遷的,所以,在任何情況下,都能說服又盲、又聾的無知病人。)。

***


久按之,氣不通:按摩其理氣穴位,其氣仍然絲毫不通。


鼻乾,不得汗,嗜臥:其人因低血糖,故出現津液不足,出現鼻乾,不得汗。因低血糖,故其人出現疲倦嗜臥。


一身及面目悉黃:以其人因胃脹膽管受壓,故膽汁倒流入血,導致黃疸。


易龍      10/08/2025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