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

四逆湯與四逆散

 四逆湯與四逆散


四逆湯與四逆散都是出自【傷寒論】,治療少陰病的藥方。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四逆湯方: 

甘草二兩,炙,味甘平;乾薑一兩半,味辛熱;附子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,辛,大熱。」


「四逆散方: 

甘草,炙,甘平;枳實,破,水漬炙乾,苦寒;柴胡,苦寒;芍藥,酸,微寒。 

右四味,各拾分,搗篩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」


到底甚麼是“少陰病”?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也。」


少陰病的特點是其人脈象微細,整天疲倦慾睡。


為何會出現脈象微細?

又為何會出現整天疲倦慾睡(現代人稱的渴睡症)?


【傷寒論】隨之已經解釋了以上問題的因由所在,就是因胃寒導致人體出現血糖低下,神經細胞功能下降所致。


【傷寒論】: 

「少陰病,欲吐不吐,心煩,但欲寐,五六日,自利而渴者,屬少陰也,虛故引水自救。若小便色白者,少陰病形悉具。小便白者,以下焦虛有寒,不能制水,故令色白也。」


“欲吐不吐”:以其神經功能低下,無力調控腸胃正常運作,故食滯於胃,又無力嘔吐,故欲吐卻不能吐。


“心煩”:以其中樞神經缺糖而不能正常運作,熱郁困於裡所致。(也就是寒氣深困所致。)


“但欲寐”:,因中樞神經細胞缺糖,活躍程度低下,故只想睡覺。


“自利而渴者”:利者,腹瀉也。自利者,非裡重後急的腹瀉,指凡上厠則排水狀糞便。所以,自利,當屬寒症腹瀉,不應出現口渴;今口渴者,是為少陰病;以其人神經功能低下而導致唾液分泌缺乏,故口渴。(這類口渴當漱口而吐之,不應吞下。)

(口渴的現象,在今天缺乏血糖的人群中,都是普遍常見的問題。只要進食足夠澱粉質或糖分,口渴的現象可立時改善。)


“小便色白”:其人已口渴,理應小便不應清白如水。今小便色白者,以病者神經功能低下,無力調控腎臟回攝水液之故;故【傷寒論】“以下焦虛有寒,不能制水”來形容腎臟攝取水液功能的低下。

(這一現象,在今天的人群中,都是普遍常見的問題。只要進食足夠澱粉質或糖分,尿清頻的現象可立時改善。)
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少陰病,脈沉者,急溫之,宜四逆湯。」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吐利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者,四逆湯主之。」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四逆湯方: 

甘草二兩,炙,味甘平;乾薑一兩半,味辛熱;附子一枚,生用,去皮,破八片,辛,大熱。

右三味,㕮咀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,強人可大附子一枚,乾薑三兩。」


四逆湯,其重點在於溫胃陽,散裡寒;也就是在於提升神經細胞的功能,減少胃氣的生成,加強腸胃的功能,提升對中樞神經細胞的激活和運作。


然而,要四逆湯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,病者必須有足夠的血糖或血糖儲備;不然,只是徒勞無功的治療。
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少陰病四逆,其人或欬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」 


以上的病症,都由腸胃氣脹滿,或其人精神緊張導致腸胃收縮所引致的腸胃氣脹滿所致。

因腸胃脹滿,則導致血糖下降,輕者則出現四肢厥冷、心悸、膀胱無力收縮等等的以上症狀;嚴重者,則可導致昏厥(這就是情緒過於緊張,或過於激動、或過於恐慌、或過於痛苦而昏倒的根本原因。)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四逆散方: 

甘草,炙,甘平;枳實,破,水漬炙乾,苦寒;柴胡,苦寒;芍藥,酸,微寒。 

右四味,各拾分,搗篩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欬者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伍分,并主下痢。

悸者,加桂枝伍分。

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伍分。

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令拆。

泄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煮取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」


由於四逆散所治的病症源於腸胃氣脹滿或腸胃收縮過度的原故,所以,用

甘草,炙:補脾胃。

枳實,苦寒:理氣、排氣。

柴胡,苦寒:寬腸胃。

芍藥,酸,微寒:寛鬆腸胃(即舒肝,或柔肝)。


***

柴胡與白芍的寬鬆腸胃有何差別?


柴胡,其真實藥理作用當為中樞神經鬆弛劑,故能處理腸胃氣滯脹滿所引致的血糖低下問題。


在過往,醫家以柴胡能夠升提氣機的說法,只因在臨床上醫者觀察到服柴胡者,可改善其人(因低血糖)的精神狀態,又可以改善因腸胃氣脹所導致的脫肛,或子宮下垂的問題,以其能夠改善人體陽氣不足(低血糖),或器官下垂的情況。


白芍,其藥理作用在於其能鬆弛周邊平滑肌的功能,所以,能鬆弛腸胃。


然而,胃氣脹滿只用鬆弛的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;所以,用枳實排氣理氣,以解決急性腸胃脹滿導致的問題。


炙甘草,以其含糖,能緩和寒涼藥物對腸胃過度的影響。

***



雖然兩者都用於四逆(手腳厥冷),四逆湯則重點在提升神經功能,四逆散則重點在於處理腸胃氣脹所引致的問題;然而,兩者都必須建基於病人有足夠的血糖或血糖儲備才行。


易龍          25/04/2024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