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

太陽病(31)

 太陽病(31)
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傷寒脈浮,醫以火迫劫之,亡陽,必驚狂,起臥不安者,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。」 


“傷寒脈浮”

病者受了風寒,導致出現“傷寒”病;無汗,脈浮,以其風寒在表之故。


“醫以火迫劫之,亡陽”


醫者以火灸強發汗,令大熱入於胃,導致腸胃收縮力過於強,出現腹脹滿,人體血糖下降,大汗淋漓的情況。

大汗淋漓者,就是“亡陽”的表現。


***

汗液屬於津液,大汗淋漓不就是大量流失津液嗎?

不應該是“亡陰”嗎?

為何會是“亡陽”?


在低血糖情況下的大汗淋漓,大汗只是結果,是“亡陽”的結果。因低血糖導致神經調控無力,故出現失控的大汗淋漓。神經的運作表現,就是陽氣運行的表現。

故欲止其汗,當補其陽氣;欲補其氣,當補其精(葡萄糖)。


在【傷寒論】中,凡因強發汗而“亡陽”者,都是低血糖導致的大汗淋漓,所傷的陽氣就是神經細胞的運作功能表現。

***


“必驚狂,起臥不安者”


由於血糖低,傷及中樞神經系統,令神經細胞不能正常運作,導致病人出現嚴重的抑鬱驚恐症,坐、臥不安的表現。


“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”


【傷寒論】:

「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: 

桂枝三兩,去皮;甘草二兩,炙;生薑三兩,切;牡蠣五兩,熬,味酸鹹;龍骨四兩,味甘平;大棗十二枚,擘;蜀漆三兩,洗去腳,味辛平。 」


桂枝三兩:溫陽解表。

甘草二兩,炙:和胃、補氣。

生薑三兩:醒脾胃、理氣、解表。

牡蠣五兩,熬:重鎮安神、舒胃脹。

龍骨四兩:重鎮安神。

大棗十二枚,擘:健脾和胃。

蜀漆三兩,洗:理氣解郁、消脹。


去芍藥:芍藥雖有柔肝舒脹之用,但其性味酸寒,有礙解表、脾胃運化,相反,容易增加牡蠣、龍骨導致滯脹的副作用。


救逆湯:逆者,四肢冷凍。這是陽氣消亡,也就是神經細胞無力運作的表現。


***

在過去,有些醫家質疑去芍藥是錯的,並非仲景原意;原因是芍藥酸寒,當以芍藥生津養陰,以填補因大汗流失的津液。


這一說法是一種謬理,也不配合病情的治理。


人的津液並不是透過酸味來增補的,是透過糖鹽水液來增補的;大汗淋漓也不是因酸收能夠收斂遏止的。


酸味能舒緩大汗淋漓的情況是在於其能減低胃壁的張力,故有舒緩血糖下降的作用;以及酸味性寒,有清熱的作用,故亦能減低胃壁的張力。這就是芍藥所謂的“柔肝、舒肝”的作用。


致於酸味能增加津液的錯覺是來自酸味能刺激人體的唾液分泌,但實際上,並沒有增加人體的體液量。

***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右為末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,減二升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」


先煮蜀漆:去其毒。



易龍         08/09/2023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