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建中湯
《金匱要略》:
「大建中湯方:
蜀椒二合,炒去汗;乾姜四兩;人參二兩。
右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內膠飴一升,微火煎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;如一炊頃,可飲粥二升,後更服,當一日食糜,溫覆之。 」
*
建中者,強健中焦也(脾胃)。
大者,強大也。
故大建中湯者,強大強健中焦(脾胃)也。
大建中湯中有四味藥:
1. 蜀椒二合,炒去汗:也就是川椒,是出產於川蜀的花椒。其功效在於溫脾胃、驅寒濕。
2. 乾姜四兩:溫健脾胃、溫中驅風寒、去濕。
3. 人參二兩:補氣健脾。
4. 膠飴一升:也就是飴糖(又稱麥芽糖)。補氣、養血、溫健脾胃。
大建中湯中,哪味是君藥?
君藥就是膠飴。
整碗藥最後濃煎為一升半,膠飴佔有一升的份量,佔有整碗藥湯的大半以上,可真是不少。
仲景為何以膠飴為主藥?
膠飴,又是甚麼東西?
在仲景的湯方中,含有糖份的藥物有:
1. 米
2. 蜜糖
3. 大棗
4. 炙甘草
5. 膠飴
6. 山藥
7. 地黃
8. 麥冬
9. 百合
10. 天門冬
為何不用米、大棗、或蜜糖,而選用膠飴?
膠飴:現代人稱其為麥芽糖(maltose),是澱粉酶分解澱粉質所產生的雙醣(disaccharide)。
(雙醣是由兩個單醣分子連接而成的一種碳水化合物。雙醣和單醣一樣可溶於水。常見的雙醣有蔗糖(sugar)、乳糖(lactose)、麥芽糖等。蔗糖是由葡萄糖(glucose) 和果糖(fructose )組成,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(galactose) 組成。)
米:是由葡萄糖建構而成大分子的澱粉質。要得到其葡萄糖,必須經過多次澱粉酶的分解(消化);若分解不了為葡萄糖,米飯也就是糞便(垃圾)。
大棗:糖份就是菓糖(也就是蔗糖),是雙醣,比澱粉質分解出葡萄糖要快和容易;然而,其葡萄糖含量只有50%,同時含有其他物質。
蜜糖:含有大量現存的葡萄糖和果糖,但同時也含有各種花的不同寒涼物質和花粉,所以,未經長時間煎煮,不能用於健脾胃。
所以,膠飴是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,又含最少其他東西的糖產品,是最適合為脾胃虛弱的人提供葡萄糖供應。
然而,虛弱的人體神經細胞,因為嚴重受了風寒(病毒感染),已無力大量攝取血糖,故以人參來提升人體神經細胞攝取血糖的能力,繼而增加人體脾胃運化的功能,達到建中的效果。
(人參若沒有葡萄糖的出現,是沒有補氣功能的。)
花椒、乾薑因葡萄糖的出現,發揮其溫中散風寒、去濕的功用,減少腸胃道中氣滯脹滿的情況。
*
易龍 12/06/2025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