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

太陽病(46)

 太陽病(46)


【傷寒論】:     

「婦人中風七八日,續得寒熱,發作有時,經水適斷者,此為熱入血室,其血必結,故使如瘧狀,發作有時,小柴胡湯主之。 


“婦人中風七八日”:

婦人患外感“中風”,已七八日。


“續得寒熱,發作有時”:

出現持續發作寒熱,而且發作有時有候。


“經水適斷者,此為熱入血室”:

若其患上中風時間發生在“經水適斷(剛剛停止)”,則會出現熱入血室的情況。

為何?


以其人裡虛,故寒氣深陷,熱困於裡;因經水適斷,故邪熱無出路。


“其血必結,故使如瘧狀,發作有時”:

其血必結者,非指其血凝結,是指其寒氣困結其氣熱於血室;跟結胸是同一意義。


婦女的血室在那?


其血室就在胃(陽明),也就是說其風寒困於胃,故導致如瘧狀的寒熱往來出現。


事實上,仲景已說明這婦人是“中風”,並非“傷寒”。


“中風”者,其人脾胃必虛弱,故胃氣積滯的情況而導致寒熱往來。


“小柴胡湯主之。”
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婦人傷寒發熱,經水適來,晝日明了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者,此為熱入血室。

無犯胃氣及上二焦,必自愈。」


“婦人傷寒發熱,經水適來”:

婦人患外感“傷寒”,其人發熱(發燒),適逢月事行經。


“晝日明了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者,此為熱入血室”

其人晝日正常,到了黃昏則出現神志不清、譫語,其狀況如跟鬼在對話。


這是甚麼原因?


其病因就是“熱入血室”。


***

不就是患上外感風寒嗎?

為何會出現這些精神病症狀的問題?


為何同樣是患上外感風寒,同樣是“熱入血室”,兩個病例為何出現如此不同的病症?


事實上,張仲景是刻意的將兩個病例前後排列,並說明病人的身體狀況、患病的時間、出現不同的病症,說明給後學者知道,當如何辨證論治。


前的婦人是“中風”,後的婦人是“傷寒”;

前的婦人是經水適斷,後的婦人是經水適來;

前的婦人是熱入血室導致的血結,後的婦人是熱入血室;

前的婦人出現寒熱往來的病症,後的婦人出現精神問題的病症。


“中風”與“傷寒”,外因都是因受了同樣的風寒,其分別就在病者脾胃的強與弱。


脾胃弱者,風寒深困於中焦,導致脾胃運化無力,氣熱積聚中焦(胃),故導致其人汗出。這類病人受了風寒的反應,古人稱之為“中風”。

若其人再因氣滯而導致胃虛,則其人會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。


脾胃強者,風寒困於表,脾胃因傷於寒而氣積滯,因無過多熱積壓於中焦(胃),故其人無汗出;而其熱積聚於表,故出現發熱。這種病人受了風寒的反應,古人稱之為“傷寒”。


經水適斷,其人身體處於較虛弱狀態;經水適來,其人身體氣血處於較旺盛狀態。

經水適來,其人前列腺素則盛,溢流於胃,導致腸胃收縮力大大加強。


熱入血室導致的血結,實質就是寒氣深厥於胃,導致氣熱結於胃(血室);氣結為虛,熱結為實,故出現寒熱往來。

後婦人的熱入血室,是寒氣厥於胃表,導致虛氣滯於胃,其熱積聚不足以令病人自汗出。


前者雖胃有熱,其收縮力並不強,故只有自汗,卻不會因胃壁受壓而導致血糖低。

後者雖胃積熱不多,因其收縮力強而繃緊,故無自汗,卻因胃壁受壓而導致血糖低。血糖低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運作失常的主因。

因中樞神經長期處於血糖偏低,再加上黃昏時胃熱增加,令胃壁受壓更嚴重,血糖下降嚴重,故出現神志不清、譫語的精神問題。


其實,現代人的精神病問題形成病因和機理,跟婦人因患外感風寒而導致的精神病問題是一樣的。這也是為何青少年人容易患上思覺失調(精神分裂)和抑鬱症的原因所在;也是治精神病者,必治脾胃的因由所在。

***


“無犯胃氣及上二焦,必自愈”:

只要令病人胃氣(胃陽),以及上焦、中焦之氣無損傷,也就是驅散病者的風寒;病人的精神問題必定能自癒。



***

只有真正了解【傷寒論】所說病例的病因和病機,才能將【傷寒論】的辨證論治應用在每一個時代的不同病人的臨床上。這就是一部【傷寒論】能治百病的原因所在。

***



易龍        23/12/2023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