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

太陽病(43)

 太陽病(43)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太陽病下之,其脈促,不結胸者,此為欲解也。

脈浮者,必結胸也;

脈緊者,必咽痛;

脈弦者,必兩脅拘急;

脈細數者,頭痛未止;

脈沉緊者,必欲嘔;

脈沉滑者,協熱利;

脈浮滑者,必下血。 」


“太陽病下之,其脈促,不結胸者,此為欲解也”:

患外感風寒者,其人脈當浮;醫者不以解表驅寒治之,反以攻下法治之,導致其人胃脈促。

胃脈促者,以其人氣血不虛,故外內兩陽氣相加,導致脈促。

由於外寒未下陷,腸胃未為寒氣所困,故未出現結胸。

由於中焦氣血不虛,故其外感將欲解之。


“脈浮者,必結胸也”:

胃脈浮也。以其寒困熱結中焦,故脈浮。


“脈緊者,必咽痛”:

胃脈緊者,以其中焦寒厥重。咽喉乃胃之關隘,因胃為寒氣重厥,積熱無路可散,只能積聚於關隘,故咽喉疼痛(咽喉神經發炎)。


“脈弦者,必兩脅拘急”:

胃脈弦者,脾胃寒。

脾胃寒必生脹滿,故兩脅脹滿拘急。


“脈細數者,頭痛未止”:

胃脈細數,寒厥於胃,熱積於裡,反傳於中樞神經系統,故令頭部發炎疼痛。


“脈沉緊者,必欲嘔”:

胃脈沉緊,為何會出現“欲嘔”?

沉者,寒氣深困;緊者,寒氣重;故寒厥阻胃運化,生氣脹滿,食滯於胃,故必欲嘔。


“脈沉滑者,協熱利”:

胃脈沉滑,為何會出現“協熱利”?

沉者,寒氣深困;滑者,熱氣積聚;寒厥阻脾胃運化,生氣脹滿,熱積滯於腸胃(腸胃發炎),故協熱利。


“脈浮滑者,必下血”

胃脈浮滑,為何會出現“下血”?

浮者,陽氣未衰,寒困陽氣於腸胃表;滑者,熱氣積聚;寒困脾胃,生氣脹滿,熱積滯於腸胃(腸胃表面發炎),腸胃表面血管發炎破損,故出現下血。



以上脈象,當小心解讀;其脈象的結果表現,是因為外感風寒被醫者錯誤治療所產生,也就是“壞病”的脈象,並非原本外感風寒的脈象。而這脈象的表現,重點在於胃脈的變化。


***

現代人患上外感風寒,接受了西醫藥的抗生素、消炎止痛退燒藥、抗敏感藥、瀉下藥等等寒涼西藥的治療,都是對外感風寒病作出錯誤的治療,都會令原本的外感病變成“壞病”,甚至變成致命的“壞病”。


人體只有一種,就是地球人體;並沒有分中醫學的人體或西醫學的人體,其差別只在於用不同言語和哲學理論來講述或解說而已,對實質應用到人體的化合物是沒有分別的;只是中醫藥所用的化合物是來自天然,西醫藥的化合物是來自人工合成。


在地球上的化合物,無論是天然或人工合成,都離不開甜酸苦辛辣鹹五味,也離不開對人體神經系統作出激活或抑制的作用。

能夠激活人體神經系統,令人體興奮,產生熱的,這些化合物被【黃帝內經】時代的醫學家歸類為溫熱藥物(辛辣味的東西)。

能夠抑制人體神經系統,令人體冷靜或沒動力,阻止熱量產生的,這些化合物被【黃帝內經】時代的醫學家歸類為寒涼藥物(苦、酸、鹹味的東西)。


攻下法的治療方法,其導致外感病變為“壞病”的原因不在於排便,是在於清熱。


清熱,就是削弱人體脾胃的陽氣,也就是削弱人體的衛氣(現代醫學表達就是免疫力)。因為人體的免疫力減弱,導致已被風寒激活而釋出細胞外的病毒可以橫行擴散,得不到適當免疫力的清除,導致更多的神經細胞或其他細胞被病毒附上,將其病毒基因再注入新附上的細胞內,其外殼卻是繼續黏附在神經細胞和其他細胞外,阻礙神經細胞的正常運作;因此,導致所調控的器官組織失去正常的神經調控,而不能正常運作。


而被注入細胞內的病毒基因,卻令這些細胞感染上更多的病毒種類和病毒量,令神經細胞因過多病毒在細胞內積聚而逐漸失去功能,最終導致死亡。

在普通細胞的情況,過多病毒在細胞內的積聚,則會導致更多細胞在同一時間內,在適合的條件下,因病毒的釋出而導致大量細胞被破壞,如肝炎、肝衰竭、血管糜爛、皮損或壞死等等。


西醫藥的治療作用,根本與中醫藥的清熱治療是一模一樣的,其差別只在於人工合成與天然藥物、濃度高與低濃度、單一化合物與多化合物混合的分別。

***


易龍       30/11/2023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