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

陽明病(06)

 陽明病(06)


【傷寒論】:

「陽明病,欲食,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調,其人骨節疼,翕翕如有熱狀,奄然發狂,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水不勝穀氣,與汗共併,脈緊則愈。 

陽明病,欲解時,從申至戌上。

陽明病,不能食,攻其熱必噦。所以然者,胃中虛冷故也。以其人本虛,故攻其熱必噦。」 


“陽明病,欲食,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調,”


其人有陽明病症狀,胃口正常,然而小便不利,大便反而通暢。


為何?


***

有陽明病症狀者,其胃當有熱積,故胃口好。


然而為何小便不利?

若腸胃有熱,其攝水力當強,故小便當利。

如今小便不利,以其胃熱腸寒之故,故攝水無權。


何以知其腸寒?

以其人“大便自調”。

若腸有熱者,其大便當乾結難排。

***


“其人骨節疼,翕翕如有熱狀,奄然發狂,”


其人關節疼痛(關節炎),一時有輕度發熱,忽然發狂。


“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水不勝穀氣,與汗共併,脈緊則愈。”


若有汗出,其人發熱、發狂之症狀則解。

為何如此?

以其人水不勝穀氣,熱隨汗共結於裡,不能外散之故。

其人脈象若由浮大轉為弦緊則愈。(以其裡無積熱之故。)


***

甚麼是“水不勝穀氣,與汗共併”?


水者,寒也;穀氣者,熱也;是說明寒與熱的來源。


也就是說過多熱因汗不出而積聚(與汗共併),導致人體裡熱過盛。

***


“陽明病,欲解時,從申至戌上。”


下午3點至黃昏8點(申至戌上),以此時為天之陽明。


“陽明病,不能食,攻其熱必噦。”


其人患有陽明病,沒有胃口食食(不能食),醫者若以為其人有熱積而以清熱法攻下,其人必噯氣。(攻其熱必噦)


“所以然者,胃中虛冷故也。”


其原因在於病者胃中本虛冷的原故。


“以其人本虛,故攻其熱必噦。”


因其人本虛,若攻下清其熱,則令其裡更寒;裡寒者則生脹滿,故其人噯氣。


***

其人本虛,也可以生陽明病?

陽明病不是實證嗎?


是的。陽明病是腸胃實證,但實證者,其本也可以虛。


這是甚麼意思?


虛實者,【黃帝內經】已經說了;實者,乃為邪氣實,也就是腸胃中(陽明)有實質糟粕或濁氣等積聚;虛者,乃為正氣虛,也就是腸胃(陽明)本為氣血不足。


陽明本虛者,本為寒氣深困所致;因寒氣深困,則導致熱郁於陽明中,導致其人出現惡熱、身熱或汗出的陽明症狀。


由於其人胃中氣滯脹滿,故雖有熱積,卻不能食;若以寒涼藥攻下治之,則更令本虛,導致生氣更多,故令人噯氣。


因此,治療陽明病者,當謹慎審察診斷病者陽明之真實情況,不能見陽明症者則清熱攻下;不然,則會令虛者更虛,邪實更盛,對病者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

現代都市人,因長期飲食生冷、冰凍,長期浸於冷氣中,長期服食苦寒西藥、清熱的中草藥,已令其陽明被寒邪深困,本虛為甚。故若被誤診為陽明熱盛,處予苦寒的中藥或西藥(如抗生素、消炎藥等等),則可令病者本更虛,氣滯脹滿更甚,出現不能食、呼吸困難、黃疸的現象;甚者,可令病者一命嗚呼(以其導致嚴重低血糖、不能呼吸之故。)。

***
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傷寒論】:

「陽明病脈遲,食難用飽,飽則微煩,頭眩,必小便難,此欲作穀疸。雖下之,腹滿如故。所以然者,脈遲故也。 

陽明病法多汗,反無汗,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,此以久虛故也。

陽明病,反無汗而小便利,二三日嘔而欬,手足厥者,必苦頭痛;若不欬不嘔,手足不厥者,頭不痛。」


【傷寒論】:

「陽明病,但頭眩,不惡寒,故能食而欬,其人必咽痛;若不欬者,咽不痛。

陽明病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者,身必發黃。

陽明病,被火,額上微汗出,小便不利者,必發黃。

陽明病,脈浮而緊者,必潮熱,發作有時。但浮者,必盜汗出。

陽明病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嚥者,此必。」


 【傷寒論】:

「陽明病,本自汗出,醫更重發汗,病已差,尚微煩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硬故也。以亡津液,胃中乾燥,故令大便硬。當問其小便日幾行,若本小便日三四行,今日再行,故知大便不久出;今為小便數少,以津液當還入胃中,故知不久必大便也。」 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傷寒嘔多,雖有陽明證,不可攻之。 

陽明病,心下硬滿者,不可攻之。攻之,利遂不止者死,利止者愈。 

陽明病,面合赤色,不可攻之。攻之,必發熱,色黃,小便不利也。 

陽明病,不吐不下,心煩者,可與調胃承氣湯。」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
易龍         16/02/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