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仲景的訓告
【傷寒論】:
「傷寒無大熱,口燥渴,心煩,背微惡寒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傷寒脈浮,發熱無汗,其表不解者,不可與白虎湯。
渴欲飲水無表證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」
*
“傷寒無大熱,口燥渴,心煩,背微惡寒者”
外感傷寒患者若無大熱(高燒),口乾燥渴,心中煩,背有微惡寒。
“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”
當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。
“傷寒脈浮,發熱無汗,其表不解者,不可與白虎湯。”
病者患外感傷寒,脈浮,發熱(發燒),無汗出。
其原因以其人外感表證未解,醫者切忌處予白虎湯。
為何不能處予白虎湯?
當處予何方治之?
***
白虎湯者,清胃裡積熱;胃熱若被清去,則衛氣弱,不足以驅擋外邪風寒入侵;風寒外邪則更加深入困於人體。其表現可出現燒退或減、大汗淋漓、脈不浮。
除非人體的衛氣(免疫力)永遠不能提升過來,不然,則會再次出現發熱、脈浮的表現。
這就是服食西藥消炎退燒藥或抗生素,中藥寒涼清熱藥後再次出現發炎表現的情況。(若其人衛氣被嚴重削弱,在日後只要服食了能令衛氣提升,或任何條件能令衛氣提升的情況下,人體就會出現發炎,也就是世人所說的“上火”、“熱氣”、或西醫所說的“過敏”。)
所以,西醫藥和中藥清熱藥治療病毒感染(外感風寒),根本就不是治病,是為人體種病,抑制人體的免疫力(衛氣),擴大病毒的感染。
由於這種胡亂治病的原因,才導致出現各種嚴重的“壞病”(白虎湯所治的胃熱就是壞病),令張仲景不得不使用清熱處方,暫時舒緩緊急的過度炎症。
正確的醫治,根據【傷寒論】的法則,當處方麻黃湯類先解其外感。
***
“渴欲飲水無表證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”
若無表證,其人胃裡積熱(渴欲飲水),則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。
*
易龍 03/11/202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