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

太陽病(28)

 太陽病(28)
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外解已,但少腹急結者,乃可攻之,宜桃核承氣湯方。 」


“外解已,但少腹急結者,乃可攻之”

風寒外感已解,但少腹(膀胱部位)仍有尿急但不通暢。此時可以攻下,以其腸道積熱傳於膀胱之過。


“宜桃核承氣湯方”

以桃核承氣湯治療膀胱與腸道積熱。


【傷寒論】:

「桃核承氣湯方: 

桃仁五十箇,去皮尖,味甘平;桂枝二兩,去皮,味辛熱;大黃四兩;芒硝二兩;甘草二兩,炙。」 


桃仁五十箇,去皮尖,味甘平:活血去瘀,治膀胱炎出血。

桂枝二兩,去皮,味辛熱:溫化膀胱。

大黃四兩:攻下、去瘀。

芒硝二兩:軟堅攻下。

甘草二兩,炙:舒緩膀胱急結,緩和攻下之力。


***

大黃,屬於刺激性瀉藥,刺激腸道的收縮蠕動力。

芒硝,屬於滲透性瀉藥,以高濃度的攝水能力,令腸道大量滲出水液,軟化乾硬的糞便。

***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右伍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內芒硝,更上火微沸。下火,先食溫服伍合,日三服,當微利。」


*


【傷寒論】:

「傷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」


“傷寒八九日”


其人患傷寒中風已八九日。


“下之,胸滿煩驚”


醫者沒有為病人解其外感風寒,相反,以清熱攻下治之,導致胸脅滿,煩躁,驚恐。


為何會出現“胸滿煩驚”?


以其人脾胃本虛,醫者以清熱攻下法治之,是脾胃更虛寒,導致外感下陷深困,胃中生氣更嚴重,脾胃無權運化,故氣虛熱郁滯,導致胸滿煩驚,譫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者。

又因脾胃氣虛氣滯,水濕運化失利,熱結膀胱,故導致小便不利。


“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”


【傷寒論】:

「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: 

半夏二合,洗;大棗六枚;柴胡四兩;生薑一兩半;人參一兩半;龍骨一兩半;鉛丹一兩半;桂枝一兩半,去皮;茯苓一兩半;大黃二兩;牡蠣一兩半,煅。」 


「右十一味,以水八升,煮取四升,內大黃,切如碁子,更煮一二沸,去滓,溫服一升。」


此湯有鉛,易導致重金屬中毒,當避免使用,否則,有難以估計的重金屬中毒後果。



易龍        10/03/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