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

發汗是甚麼意思

 發汗是甚麼意思



一般人,包括絕大多數的中醫,都以為發汗本身是治療疾病的方法,以為出汗,病邪就會跟随汗水而出。這一觀念,是大錯特錯的觀念,也是不懂得醫學的觀念。


哪發汗治病的機理在那裡?


人體出汗表示了甚麼?


出汗,是人體緊急散熱的方法。當人體內的溫度高過下丘腦的體溫恆溫器的溫度,人體就會啟動發汗機制。

體溫越是高過恆溫器,出汗的程度越是嚴重,直至體溫的溫度與恆溫器相等。


所以,當人體運動或勞動時,或是受驚時,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活躍,產生大量的熱,高過恆溫器,故大量出汗,以散其熱。


但不同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,因應其活躍性所產生的熱,會以最快最短的途徑往外輸送,同時,與那活躍系統有關連的部位,也是神經系統輸送出熱的目標。


因為出汗不單是散走血液中的熱量,更直接的是散走神經細胞中過多的熱量。這就出現了陽氣不足(即是神經功能差)的人只會頸項以上出汗或背出汗。這些都是由腦幹所出的十二對顱神經直接管轄的部位。


手心、腳心出汗的原因又何在?


手心、腳心出汗的原因在於神經輸送熱到胃的機制出了問題(在中醫學來說是因風寒困胃),導致熱積於神經,而轉送出與胃、中樞神經直接關連的部位,就是四掌心。


發燒是何原因?


發燒,是因為人體血液中有異性蛋白(其中包括了病毒、癌細胞、細菌)的出現,啟動了人體免疫機制,人體分泌出前列腺素和其他化合物,提升了下丘腦的恆溫器溫度,人體就出現了發燒的情況;因不能及時達到恆溫器的溫度,人體就會出現惡寒、發冷、戰抖的情況。

這就是人體受感染下發燒的原因和機理。


哪強行降溫,是否就是治好了病毒感染病?


恰恰相反,強行降溫,不但不能治好病毒感染病,而是會惡化病毒感染;因為這強行降溫,破壞了人體自身抗病毒的機制,令到人體中的病毒更加活躍。


甚麼是強行降溫?


西醫學會以冷凍的物理方法降溫,如敷冰或浸冰水浴。


西藥方面,以抑制前列腺素製造的消炎止痛退燒藥,令人體在大量病毒出現在血液的情況下,都不再分泌前列腺素,提升人體體溫和其他發炎反應。


當人體發燒時,服下退燒藥,下丘腦的恆溫器就不再調高,降回至正常體溫。這時候,因先前積存的體熱不能及時散去,因體溫高過恆溫器,人體就會出汗。恆溫器的溫度降得越快,或是人體的體熱積得越多,出汗的情況越是厲害。


服食寒涼中藥後,如果出現出汗,體溫下降,其原因和機理跟服食西藥是一樣的,只是藥力較弱而已。


然而,當藥效消失,在血液中的病毒會再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燒;除非血液中的病毒都已經鑽進了細胞內,或是人體的免疫力已經太差。


當血液中的病毒都已經鑽進了細胞內,或是人體的免疫力已經太差不能再次發燒,這時西醫的診斷就是病毒感染已經痊癒或是受控。病毒繼續對神經細胞的破壞,就會說成為後遺症。


從以上發汗的機理和服食西藥後發汗的機理來看,發汗本身並無治病的作用。
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大汗出,熱不去,內拘急,四肢疼,又下利,厥逆而惡寒者,四逆湯主之。”


”厥逆而惡寒者“為何會大汗出?


原因在於胃為風寒深困,導致胃陽不能外宣,胃中郁熱而導致大汗,厥逆而惡寒。所以,以四逆湯溫陽散寒。


是否溫熱就能散寒?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太陽病,二日反躁,反熨其背而大汗出,大熱入胃,胃中水竭,躁煩必發譫語,十餘日,振慄自下利者,此為欲解也。”


溫熱是可以散寒的,但要看溫熱的性質。若然純粹溫熱,如火炙、熨背,在未推開胃中寒氣之先,會出現熱郁於胃的過渡性不良反應。這一不良反應,也是一般人說自己不能補的原因,是不懂補的醫者弄出郁熱的原因。


【傷寒論】:

“脈浮宜以汗解,用火灸之,邪無從出,因火而盛,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,名火逆也。”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大汗,若大下利而厥冷者,四逆湯主之。”


這是有些人在臨死時為何會出現大汗和回光反照的因由。


由於風寒已入膏肓,深困於胃;縱然胃陽已接近不能生化,但因為寒氣深困,陽熱不能外散,只是這小小的郁熱已能令人體出汗;若人體真的接近死亡,下丘腦的恆溫器也會急速下降,自然就會造成大汗。


所以,只有用溫陽散寒的方法治療病毒感染,最終人體有出汗的表現,才能真正治療病毒感染。這就是有汗用桂枝湯,無汗用麻黃湯的真諦所在。




易龍           24/02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