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

脈病,人不病

 

脈病,人不病


【傷寒論】:

“師曰:脈病,人不病,名曰行尸,以無王氣,卒眩仆不識人者,短命則死。

人病,脈不病,名曰內虛,以無穀神,雖困無苦。”



”脈病,人不病“ 是甚麼意思?


就是說脈象出現問題,人體卻沒有不適的表現。


這等現象是好,還是壞?


【傷寒論】說,這等人“名曰行尸”,也就是說,這等人如同屍體在活動。


為何如此斷定?


【傷寒論】說:”以無王氣“之故。


甚麼是“王氣”?


王氣者,胃氣也。


【黃帝內經】說,脈無胃氣者,是為真藏脈。凡見真藏脈者,離死不遠。故【傷寒論】以”行尸“來形容這等人。



“以無王氣,卒眩仆不識人者,短命則死。” 這是甚麼意思?


當脈象無胃氣時,也就是見真藏脈時,此人會突然昏倒暈厥,昏迷不醒。所謂”短命則死“,也就是此刻就可以死亡。


這就是【黃帝內經】和【傷寒論】中所說的中醫學脈象。是絕不抽象,有明確的因素可以分析的。


到底中醫學脈象是甚麼回事?


根據【黃帝內經】和【傷寒論】的描述,中醫學的脈象由兩部份組成:

1. 藏脈(即是五臟脈象)

2. 胃氣 (即是王氣)


古人已明確的說明了,脈象的兩大重點就在此。當然,脈象也包含了心率和血流的多少;可是,這些心血管的因素,並非中醫學診斷脈象的重點。


哪甚麼是診脈的重點?


診脈的重點就在胃氣和藏脈。


胃氣和藏脈不是指心血管系統,哪是甚麼東西?


根據【黃帝內經】的描述,胃氣和五藏都是指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。所以,這兩種脈象也就是說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情況,在寸口脈象的投影。


哪胃氣和藏脈的分別在哪?


根據【黃帝內經】和【傷寒論】所說,無胃氣,人則可随時突然昏倒或死亡。


在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,那部位的活躍失常,可以導致人體突然昏倒或死亡?


就是腦幹,這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激活區。腦幹若停止活動,人就進入了死亡。


在【黃帝內經】時代,中國人已是從外部觀察到腦幹這部位的存在和重要性;更重要的觀察,是古人已觀察到中樞神經系統(五藏)的所有活動,都必須有腦幹激活區(胃氣)的參與,才能正常運作。


【黃帝內經·素問07】:“所謂陰者,真藏也,見則為敗,敗必死也。所謂陽者,胃脘之陽也。別於陽者,知病處也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”


【黃帝內經·素問18】:”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。“


【黃帝內經·素問18】:

“諸真藏脈見者,皆死,不治也。

黃帝曰:見真藏曰死,何也?    

歧伯曰:五藏者,皆稟氣於胃,胃者,五藏之本也,藏氣者,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,乃至於手太陰也。故五藏各以其時,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。

故邪氣勝者,精氣衰也,故病甚者,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,故真藏之氣獨見,獨見者病勝藏也,故曰死。”



【黃帝內經】為何稱腦幹為”胃氣“?




***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。***



易龍        10/05/2021